Decato

“Go out and shoot more。”

多重曝光之基礎教程(Part1)主要探討什麼是多重曝光、拍攝多重曝光的方法和簡單的影像疊加原理
圖1與圖2是合成前的原圖,圖3是運用了photoshop中圖層混和模式「變亮」。  由圖3可見,鏡頭黑色的部分有向日葵疊加,而白色的背景紙則沒有,原理就是在暗部的地方,影像才能重疊,亮部的地方則不能。
圖4與圖5是合成前的原圖,圖6是運用了photoshop中圖層混和模式「變亮」。  由圖6可見,比較黑色背景紙與白色背景紙,明顯地影像重疊在黑色的部分,而白色的部分則沒有影像疊加,原理大致相同,都是講述重曝的基本概念-暗部才會成像。

大地上の占米·LoFoTo:

多重曝光之基礎教程-Part1

最近朋友買了一本關於多重曝光的書籍給我,看到書裡的圖片燃燒起我對多重曝光的興趣,基於自己的文字不太好,寫一小段東西也要想半天,抱著無私奉獻的精神和無限的時間,跟大家分享一下多重曝光(multi-exposure)這門拍攝技法和小貼士。

如果你對多重曝光照片背後的拍攝技巧有興趣,那麼讓我們一起走近多重曝光,了解怎樣用菲林或者數碼拍攝出精彩的重曝照片。 對於多重曝光這門技法有什麼疑問或者想分享經驗,都可以私信我或者在底下留言。如果文章中有任何錯漏需要改進,也請大家多多指教和手下留情。我也歡迎大家轉載這篇文章,畢竟可以讓更多人體驗多重曝光的樂趣,拍攝出屬於自己想像的畫面:D

廢話不多說,這篇文章我們會探討什麼是多重曝光、拍攝多重曝光的方法和簡單的影像疊加原理(有可能比較悶也請大家細心閱讀:D)


一) 什麼是多重曝光?

多重曝光(multi-exposure)是一種拍攝技巧,這門攝影技術是菲林時代的產物,為了表達情緒或者烘托氣氛,往往會選擇這種技巧。用不同焦距分兩次或多次曝光來表現一張照片難以表現的內容,呈現影像的獨特性,簡單來說,就是兩幅以上的影像重疊在一張底片的同一框架裡,形成另一個影像。正是它的獨具魅力之處,所以才吸引了不少人使用這種攝影技法,拍攝出一張張如夢幻般讓人著迷的照片。多重曝光這種攝影技法應用層面十分廣泛,建築、風光、體育和人像都不時會出現,但常見的還是用於菲林拍攝上,例如Lomography官方網站上的gallery


二) 拍攝多重曝光的方法

1. 整捲重拍(適用於菲林)

拍攝多重曝光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先把一卷底片拍完,然後再用抽片器把它的頭端拉出來,再裝進相機裡面拍攝一遍。一開始裝底片的時候,可以用麥克筆在第一張上做一個記號或者標示,這樣子第二次裝菲林的時候就不會不知道該從哪裡裝起,對準第一次和第二次底片的影像位置。這種拍攝方法十分隨意,任意搭配而且能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,但唯一缺點就是影像重疊的失敗率高,在毫無設計的畫面中進行拍攝,只能靠幸運之神的幫助了,可能36張底片裡面只有7-8張是成功的。

2. 單張重曝(適用於菲林和數碼)

這是拍攝多重曝光的另外一種方法,就是在拍攝時直接在同一張影像上作多次曝光進行疊加。這種方法比較適合用於有「多重曝光按鈕」的相機上,例如數碼相機EOS 5D Mark III裡面有內置多次曝光功能,有加法、平均、明亮、黑暗4種圖像重合方式。菲林相機Holga 135BC、Lomo LC-A+、Diana F+ 、Nikon FM2,本身就有重曝鍵,只需按一個鍵就可以重曝了,對於新手來說單張重曝比較容易對準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曝光,通過短暫的記憶性和設計好的構圖,能夠預設出腦海中呈現的影像畫面,清楚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故事,相對使用方便並且容易上手。不過每一台相機的機關按鈕不盡相同,最好是事先搜索你的相機型號和說明書,看看該如何操作。而且這種拍攝手方法靈活性很低,憑著自己短暫的記憶力,需要在短時間之內找到適合重曝的對象,不然照片卡在那邊久久都不能拍攝下一張,除非你是已經想好了組合專程去拍一張的照片。

3. 後期合成

這是拍攝多重曝光的高級方法之一,適用於任何相機但花費的時間相對較多。對於新手來說,只要對photoshop有簡單的認知,那麼這種方法是最簡單不過而且疊加的數目不受限制(稍後會詳細說明)。首先設計好自己預想的畫面影像並描寫下來,接著透過尋找合適的素材,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,產生出屬於自己的「現實夢境」。


三) 簡單的影像疊加原理

拍攝多重曝光前,一定要瞭解影像疊加的基本概念,就是暗部才會成像,以下我舉出一些簡單的例子:

圖1與圖2是合成前的原圖,圖3是運用了photoshop中圖層混和模式「變亮」。

由圖3可見,鏡頭黑色的部分有向日葵疊加,而白色的背景紙則沒有,原理就是在暗部的地方,影像才能重疊,亮部的地方則不能。

讓我們再舉多一個例子,圖4與圖5是合成前的原圖,圖6是運用了photoshop中圖層混和模式「變亮」。

由圖6可見,比較黑色背景紙與白色背景紙,明顯地影像重疊在黑色的部分,而白色的部分則沒有影像疊加,原理其實與上面的例子大致相同,都是講述重曝的基本概念-暗部才會成像。

 這樣就衍生出了另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了,既然重曝的概念是把影像重疊,那麼我們如何得知重曝的效果呢?就像我們在拍攝底片時,相機裡一定不能透光,直到拍攝的時候光線才會從鏡頭中進來,底片才會出現影像。所以道理很簡單,每次重疊曝光的地方,都需要減少曝光亮度,像加減法算數一樣,重疊曝光的光亮總和要等同於一張照片的正常曝光光量,如果曝光次數太多以致於超過正常曝光亮度,那麼就會使相片過曝失去影像或者呈現出來的影像不清楚。

要改變曝光度我們可以有3個簡單的方法:

1.我們可以去改變相機的EV值,也是我最常用的方法,如果重複曝光次數達到2次,我們EV值大約是-1.0,達到3次我們EV值大約是-1.5,如此類推…..

2.改變ISO的方法其實與EV值相類近,這裡就不作詳細的描述了。

3.在手動模式中調整光圈與快門值。



 “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camera is the twelve inches behind it." - Ansel Adams

創作一張多重曝光,重要的不是你的相機器材有多昂貴,而是你的想像力、前期拍攝的思考和投入進去的個人感情。雖然拍攝的基本知識要學懂,但透過學會瞭如何安排畫面,留下在影像中想透露的言語,那攝影將是你最好的媒介去詮釋你自己的故事。

 

最後推薦一下最近認識的一位日本菲林重曝大師,他叫hodachrome,他的作品不但色彩豐富而且帶有很強的衝擊力,有興趣可以點進去學習學習,感受一下菲林獨特的魅力:D

Flickr

Blog



未完,待續……

评论

热度(400)